
2015和过去两年一样,我过的是四季分明的日子,始于峨眉山的冰雪奇缘,终于维多利亚港的繁华落尽,每一个季节,都有很多可说的故事

峨眉山,万佛楼夕照

九寨沟的这场大雪我等了2个星期。那天我看着天气预报的“暴雪”图案,再看着窗外平静的天空,心想这场等待注定一场空。第二天我就买了之后一天去色达的汽车票,准备好了无功而返。没想到当晚下起了鹅毛大雪,我兴奋地一夜没睡着,天还没亮就先去汽车站退票,然后等在冰天雪地的九寨沟沟口,坐第一班车到达箭竹海,赶上了难得一见的晨曦。

那次的旅程本没有规划色达,只是本着对九寨沟的绝望而萌生的想法。没想到冬日的色达,因为几乎完全没有游客,反倒是让我认真体验了一把佛学院的生活。但餐厅几乎全部关门,也导致我吃了一星期的泡面和饼干。

3月的金川梨花之行,我终于体会到为什么“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的是雪景,漫山遍野的白色梨花很是唯美。这也开启了之后长达4个月的追花之旅。

杏花是今年所有行程里,最惊艳的之一。追花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水到渠成。为了查花期,我和莎莎简直心力憔悴,即使快到塔什库尔干时,仍然胆战心惊。毕竟从上海到塔什库尔干基本等同于从中国的最东到最西,如果啥都没看到,那真是太伤感了。

杏花之行除了@SaSa砂砂,还带了@小白大概不白,@六饼,以及瓶瓶。从南疆到北疆,总共差不多3星期的旅程,适合拍照的时间不超过5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

那天早上,我起床出门见到了蓝天和太阳,便立马回屋叫他们4个起床。大家特别配合的三下五除二就一起飞奔向山头。我们看着塔什库尔干的太阳慢慢照耀到整个阿勒马勒克。下山的时候,我踩到一块松垮的泥土,以攀岩的姿势垂直滑下了山,幸好最后挂在了树上,起身后只觉大腿有点疼,但天气太好,就继续去爬别的山了。回到喀什一看,才发现大腿上好大好大一个淤青=。=

来到阿勒马勒克的时候我就震惊了,简直是“杏花村”的最好代名词,头顶是盛开的百年杏树,脚下是零星洒落的花瓣,一共呆了5天,终于等到一天阳光灿烂,即使如今看着照片,我都能回想起那无比美好的一天。

河谷、雪山、杏花、村落,那个早上的每一幕都如梦境般让人回味无穷。

图片故事:阿勒马勒克——雪山下的杏花村(6张)

去年的杏花沟之行以一场大雪收场,今年其实没有好到哪里去,4月初的一场大雪,让很多杏树还没开花就冻死了。2年都没有拍到一张满意的照片,这也证明了追花有时的力不从心。

2014年去琼库什台是在追杏花失败后的几天,低落的心情让我并没有发现那个村庄的美丽。今年让我选一个去过但还没拍够的地方,我选琼库什台。夕阳时,村外的光影层次简直是《霍比特人》里的中土世界。

喀拉峻紫色报春花海也是追的人心力憔悴。我和莎莎反复查询今年的花期后,我终于买好了6月初飞往新疆的机票。结果当天晚上12点,莎莎跟我说,花开了!根据经验,新疆这些花海的花期最长不会超过7天,还要时不时面临一场雪毁灭一切的悲剧。于是第二天我立马改签第三天的机票,到了乌市之后当晚夜班火车到伊宁,扔下徒步不需要的电脑等行李后,就直奔琼库什台扎营,天亮后再徒步到喀拉峻。就是这种赶投胎的精神,才让我们看到了盛放期最美的喀拉峻大草原。

从喀拉峻回到伊宁后,日子明显闲适了一些,我们休养了几天,继续背上装备去赛里木湖看金莲花海。

逆光中的金莲花特别温暖。

我和莎莎没车,本来以为一两天就可以拍完赛里木湖打道回府,结果遇到了同来扎营的郑迪和小汪,正巧第一天天气过于晴朗,几乎没拍照,于是我们四个人结伴一起在赛里木湖扎了4天营,每天换一个机位,一度导致粮食短缺。

第三天原本多云,本想着期待夕阳火烧云,没想到乌云越来越厚,远方的山顶开始下雨。我们煮着鸡蛋香肠面,忽然天空开始一闪一闪,雷声阵阵,赶紧架起架子拍,这是我第一次拍到闪电。

电闪雷鸣之后的一天,风和日丽。我们换了一个地方扎营。傍晚,乌云越来越厚,这次的下雨在所难免,索性如莎莎所言,乌云飘过我们头顶后,停留在了太阳对面的位置。夕阳西下,阳光斜射,我们看着对面的湖边渐渐泛起彩色,形成一道弧线。结果,这成了今年拍到的唯一一次彩虹T T

端午节和蚊子、Julie以及他们的两个朋友一起逛了山城重庆,第二次来到魔幻洪崖洞,拍了张证件照。

7月初的夏天在若尔盖、红原度过,川北的经幡和佛塔别有一番滋味。

7月去新疆的主要目的是走独库公路。可惜一路天气过于晴朗,几乎没拍出什么能看的片子,但这不妨碍眼睛所见的独库公路地形的多变与壮美。到达巴音布鲁克的那天,我提议晚上来拍挂在公路尽头的银河,虽然开了几天车的蚊子已经累到不行,但还是抵挡不住我这个敬业摄影师的要求,大半夜把车开到选好的机位,怎料刚下车掏器材,周围好多狗开始叫,而且越来越近,黑暗中我们吓得不轻,躲回车上,然后小心翼翼找了第二个机位,观察一会,确定没有被狗围堵,才下车开始架三脚架。

虽然是盛夏7月,但春天还没有结束。独库公路之后,从217转到218,最终回到伊犁。巩乃斯班禅沟野花的密度大大超过我们的预期,实属今年看过的花海中排名前列。

去年就想来看昭苏油菜花,今年终于成行。很幸运的遇到一个天气多变的傍晚,时而下雨时而放晴总能爆发出最多的惊喜。

伊犁昭苏,紫苏花海

7月底,我短暂回家了10来天,便奔赴西藏,主要目的是拍摄全中国我最喜欢的湖泊——羊卓雍错。新买了55L的登山包,提前咨询了驴友布布,然后一个人背着全套露营装备来到羊湖边寻找机位。我爬到可以看到羊湖全景的山的尽头,从白天到夜里,一个人都没有,我看着它晴、雨、闪电、打雷,看到了它日出时的火烧云。这张羊湖的照片应该是绝无仅有的吧。

虽然这张星空拍的很一般,但却是我拍的最纠结的一次星空。夜幕降临后,山顶的风比白天更大,吹得帐篷呼呼直响。从天黑到凌晨4点,我几乎是10分钟就拉开帐篷看一眼外面,只有一个瞬间,云全部散去,我看到完整的银河挂在羊湖上方,但当我火速穿好衣服出帐篷时,云又被吹来了。后面一天同样如此。两天的通宵,也只换来一张并不完美的银河。

拍完羊湖,并且深度游了山南去了解藏传佛教起源之后,我从国道317出藏,历时9天到达亚青寺。往返的巨大时间成本让这里游人罕至。我在亚青宾馆住了5天,频繁去觉姆岛上观察觉姆们的生活,也让我看到了除了地形特殊适合风光摄影外,亚青真实的一面。在这里,修行者们生活条件的恶劣和经堂的金碧辉煌一尘不染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泥泞不堪的觉姆岛上竖立着用木板和塑料布随意建起的红色房子。这种宗教的至高无上与人们生存状态的令人骇闻的差距,实在无法让我认同他们所鼓吹的思想。夏天去了山南、经藏北到达德格、亚青,沿途所见了藏传佛教相对原始和真实的状态后,我对藏传佛教甚至宗教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那天下午我出门找夕阳机位,没想到下午3点半就找到了,因为山比较高,并不是很好爬,我就懒得下去,于是在暴晒+刮风的山顶坐了4小时,终于快夕阳时,天空下起了暴雨。机智的我并没有撤退,继续等着,终于等来了雨后美妙的光线,而此时,我头顶正在下着暴雨。

亚青之后我顺路去了色达,在喇荣宾馆门口认出了@勤奋的刘小朵,于是朵爷带领我们一众4人,半夜爬山拍星空。在这个宝塔附近,有一个看守的僧人住的小屋,我们很怕他不让我们进去拍摄,商量再三还是决定知会他一声。于是朵爷拿着一根棍子慢慢走近那个屋子,说“我去和他打个招呼”。不愧是朵爷!打招呼这么有个性!

其实9月初的色达之后,我还去了牛背山试图拍云海上的银河、去了坝上试图拍秋景,各等了5天,但都因为天气不理想,一张能看的片子都没有。十几天不出片也是风光摄影的常态。十一之后,我和莎莎、强子、也哥一起出发前往喀什。不像4月那次的漫天沙土,这次喀什的天气居然不错,连同老城人民都变得和善了许多。我特别喜欢这张老城里弹吉他的少年,好像看到了古老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融合。

塔什库尔干的秋景也是今年年初就列入计划的行程,然而过程并不顺利。到达塔县之后,我们先耽误了2天,从塔县离开之后又先去了几个叶子已经很稀疏的村子。终于找到一个树叶还处于密集状态的村子,果断扎营,早上赶着清晨柔和的侧逆光,拍到了美如画的场景。

这一年,最惊艳的两次便是塔什库尔干的春天和秋天。

塔什库尔干的秋天

从塔县回到喀什,经过和田、且末、若羌,到达这片我查到的32团的沙漠胡杨。但到达的那一天我不幸食物中毒,吐了一天。没想到第二天一早身体还是非常争气的痊愈了,果断去渡河爬沙丘,这片野生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胡杨非常有层次。

南疆追秋的最后一站是胡杨,在看完了32团沙漠胡杨、喀尔尕曲水胡杨后,我们来到了最后一站——轮台胡杨林公园,一个非常传统的景点。没想到这里最惊艳居然是被胡杨林包围的小清新铁轨。

不得不承认,像轮台的胡杨林公园这种被圈出来的景区,相比于野生杂七杂八的胡杨,确实可圈可点。拍这张的时候,为了取得一个比较好的机位,我站在已经漂浮在河里的粗大树枝上,特别担心万一落水的话,相机怎么办。。。

库车是南疆之行的最后一站,我的目的是去克孜尔千佛洞,顺便也逛了美丽的库车老城,这里有不输喀什的维吾尔风情。

11月初,小伙伴们相继离开之后,我一个人来到了今年新疆的最后一站——阿勒泰。禾木的冬天远远高于我的期待,但呆了5天天气都不好,据说下雪几乎会贯穿整个11月,但这并不影响禾木的美。

11月的喀纳斯,森林和山脉已经开始积雪,河水还未上冻,如宝石般的水穿过茫茫雪原。离开喀纳斯后,我回到乌市,并动身出发离开新疆,结束这一年4次的新疆之旅。
坐在乌鲁木齐火车南站,等着晚点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始检票的火车,我回头看了一眼被乌云笼罩的乌市。这是我第8次离开新疆,我记得那一刻的不舍,也记得每次到达的喜悦和亲切。
旅行久了,对一些地方的感情就变得复杂,那不仅仅是一个目的地,更承载了很多的故事,很多的人,很多的回忆。从杏花盛开的南北疆,到报春花盛开的喀拉峻、金莲花盛开的赛里木湖,再到贯穿天山南北的独库公路、油菜花和紫苏花遍野的昭苏,最终结束在金秋的南疆和大雪纷飞的阿勒泰,这一年的回忆,大多发生在新疆,这里有我的四季。
我想我再也不会过一个如2015这般和新疆关系如此紧密的一年了吧。世界很大,我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土地,新疆只是其中之一。

离开新疆之后,我去了银川、贵州、广西,最终抵达香港和澳门。在香港的最后一天,我4点出门前往山顶拍摄日出,夕阳时再次上山拍维多利亚港夜景。拍完收三脚架的时候,旁边的大叔对我说“收工了啊”,一想,这确实是漫长一年的最后一个机位。
那天晚上,我坐在下山的15路双层巴士第二层的第一排,对于刚刚夜幕降临的香港来说,这一天或许才刚刚开始。半山狭窄的盘山路上路灯寥寥,偶尔能透过树丛看到灯火辉煌的中环熠熠生辉。这是2015的结束。回想这温暖的一年,美好的回忆多到来不及帧数,脑海里无数的壮丽山河和城市灯火,无数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们和他们的故事。
眼前的繁华如三千东流水,安静的让人留恋。我想起了许多次坐大巴时那种美妙的感觉,只希望这条路永无止境,就这样开到世界的尽头。